用经方尽量用原方

责任编辑:太阳集团游戏2138网站 发布时间:2021-09-26 09:40:43 浏览次数:2353

经方是指汉代以前经典医药著作中记载的方剂,以张仲景方剂为代表,乃是相对于宋、元以后出现的时方而言的。古今中外的中医学家常以经方作为母方,依辨证论治的原则而化裁出一系列的方剂。经方的特点可概括为“普、简、廉、效”。读经方家医案,可见许多医家是擅用原方的。如曹颖甫先生治疗伤寒中风,桂枝汤、麻黄汤,原方一味不更;治疗夏日洞泄,五苓散,五味药。 胡希恕先生,临床擅用经方, 尤其对桂枝汤、小柴胡汤等的临床应用更有独到之处,除用于伤寒温病以外,尚有内外妇儿各科杂病,每用必效,是当时人所公认的经方家。胡氏尚谓:“方证是辨证的尖端”、“中医治病有无疗效,其主要关键就在于方证辨得是否准确”,强调了方证的重要性。

临床上,我也常用经方治疗疾病,但每感经方药味太少,亦或病人主证之外,太多兼证,而往往进行繁复的加减变化,有效,亦有不效者。很长时间,我不敢用经方原方治疗,其原因是心中没底,病人每见廖瘳几味药物,药量亦少,未服药,心中已生疑惑,用经方那几味药,能行吗?其二是思想上亦有顾虑,2000年前的方用来治今天的病,能行吗?原方不加减,是否违背了辨证论治的原则?中医的灵活性如何体现? 曾治一老年心悸患者,形寒怕冷,头晕、睡眠差,纳差,咳嗽、咯少许白粘痰,首次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前胡、法半夏、桔梗等,病情有好转,但效果不佳。后在老师指导下改用原方即效,未用化痰止咳 药物,咳嗽自止,师曰:“识得主证,用一主方,方证对,则其它兼证往往也能随着病人整体的改变而消失,不必面面俱到。”用经方首先要学会用原方,经方是前人数千年经验的结晶,其配伍千锤百炼,已经炉火纯青,用原方,是对前人经验的传承与敬畏。

临床上曾用半夏厚朴汤治疗一慢性咽炎年轻女性(此人为我科同事),咽中如有物堵,停聚于咽、咯之不出、咽之不下,晨起刷牙时觉恶心干呕,时发时止,余无明显不适,曾在五官科诊治,服中西药均未见寸功,遍观前方,多为射干、马勃、前胡、桔梗、牛蒡子等药,虽亦有用半夏厚朴汤治疗者,可能受西医影响,认为该病多与情绪抑郁有关,往往加入太多香附、郁金、白芍、枳壳疏肝养肝之品。患者初来诊时,观前医已用化痰、利咽、行气之品多时,而无效,不免无从下手,想起《金匮要略》 :“妇人咽中如有炙脔,半夏厚朴汤主之。”,遂以半夏、厚朴、茯苓、生姜、苏叶原方,见药味太少,其亦姑且试之,三剂后,症状大为减轻,后仍再服用多剂,虽不能完全消除,但梗阻感明显减轻,工作时无不适感,病人亦悦。《医宗金鉴·订正金匮要略注》曾谓:“咽中如有炙脔,谓咽中有痰涎,如同炙肉,咯之不出,咽之不下者,即今之梅核气病也。此病得于七情郁气,凝涎而生。故用半夏、厚朴、生姜,辛以散结,苦以降逆;茯苓佐半夏,以利饮行涎;紫苏芳香,以宣通郁气,俾气舒涎去,病自愈矣。此证男子亦有,不独妇人也。”可见临床上用经方原方,只要方药对症,往往能收到良好效果。

虽然经方也是有加减的,张仲景在方剂后面,本来就有加减,只是加减有法度,而且药味也不太多,没有改变原方剂中君臣佐使的配合,往往也能取得良好效果,但初学者往往难以掌握火候,还是以尽量用经方原方为好。经方用原方,药味少,药量轻,又有疗效,应该是中医用药的最高境界。用经方原方不仅是其疗效好,还因为用利于总结经验,因为使用相对固定的经方,可减少临床观察过程中过多的干扰因素,使得药效相关的问题变得比较简单明了,经验就容易总结了。

 

医师:郑庆浩